噴灌系統(tǒng)在實際應用中的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式
時間:2019-08-15 16:35:43
一、正確使用噴灌系統(tǒng)
1.支管道上的閥門先關好,然后起動水泵,全部設備維護完后,放在干燥的庫房中保存。待水泵達到額定轉速后,再依次打開總閥和支管上的閥門,以使水泵在低負載下起動,避免超載,并防止管道因水錘引起的振動。
2.使用前應檢查噴頭豎管是否垂直,在密實段之后水舌才逐漸支架是否穩(wěn)固。豎管不垂直會影響噴頭旋轉的可靠性和噴水的均勻性;支架安裝不穩(wěn),運行中會被噴水作用力所推倒,損壞噴頭和砸壞作物。
3.運行中噴灌均勻度應不小于0.8。如果均勻度較差,可用提高整個噴灌均勻度的辦法加以彌補。具體做法是:二次噴灌時把噴頭布置在開始噴灌的2個噴頭之間,第三次噴灌時噴頭的位置又與開始時相同。噴灌應在無風或風小時進行,則應減小各噴頭間的距離,或采用順風扇形噴灌。在風力達3級以上時,應停止噴灌。
4.在運行中要隨時觀測噴灌強度是否適當,如有風時噴灌,要求土壤表面不得產生徑流積水。否則說明噴灌強度大,應及時降低工作壓力或換用直徑較小的噴嘴,以減小噴灌強度。
5.在噴灌運行中要注意防止水舌噴到帶電線路上,并在移動管道時避開線路,以防止發(fā)生漏電事故。
6.運行中注意監(jiān)測噴灌系統(tǒng)各部的壓力,干管的水力損失應不超過經濟值;支管的壓力降低幅度,不得超過支管壓力的20%。
二、噴灌系統(tǒng)的維護
1.噴灌系統(tǒng)長時間不用,應把噴頭分解,檢查空心軸、套軸、墊圍等轉動部件是否有異常磨損,并及時檢復或更換損壞件。清洗干凈后在各件表面涂油后裝好;管道內存水要放盡,防銹脫落要修補,軟管沖洗干凈后要晾干。
2.每次噴灌后,要將機、泵、噴頭擦洗干凈,轉動部分及時加油防銹;冬季要把泵內及管內存水放盡,以防凍裂。
3.噴頭常見故障及排除噴頭的形式較多,下面以搖臂式和蝸輪蝸桿式噴頭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進行介紹。
3.1水舌性狀異常旋轉式噴頭如果工作正常,在無他物(搖臂式的導水器或蝸輪蝸桿的葉輪)阻擋時,水舌在離開噴嘴附近應有一光滑、透明的圓形密實段,滲氣變白并被粉碎
3.1.1水舌剛一離開噴嘴就散開,沒有圓形密實段。主要原因:
①噴嘴內部損壞嚴重。應予以更換應將噴頭磨光或更換噴嘴;
②整流器扭曲變形。應修理或更換;
③流道內有異物堵塞。應清除異物。
3.1.2水舌剛離開噴嘴,表面就毛糙不透明,但水舌主流仍是圓形的。原因是噴頭加工粗糙,有毛刺或損傷。
3.2水舌性狀尚可但射程不夠。
3.2.1射程不夠,但水舌霧化還好。主要原因是噴頭轉速太快。應調小噴頭轉速。
3.2.2射程不夠,且水舌霧化也差。原因是工作壓力不夠。要按要求調高壓力。
3.3搖臂式噴頭轉動不正常。
3.3.1搖臂工作正常,但噴頭不轉或轉動很慢。原因是:
①空心軸與套軸間隙太校應加大其間隙;
②兩者之間被進入的泥沙阻塞。應拆下清洗干凈;
③安裝時套軸擰得太緊。應適當放松。
④蝸輪、齒輪或空心軸與套軸之間銹死。應除銹加油后裝復。
3.3.2搖臂張角太校原因是:①搖臂彈簧壓得太緊。應適當調松;②搖臂安裝過高,異水器不能完全切入水舌。應調低;③搖臂和搖臂軸配合過緊。應加大間隙;④水壓不足。應調高水壓。
3.3.3搖臂張角夠大,但敲擊無力。原因是導流器切入舌太深,使搖臂的力量尚未完全敲擊在噴體上即被沖開。應將敲擊塊加厚。
3.3.4搖臂敲擊步率不穩(wěn)定,忽快忽慢。
3.3.5搖臂甩開后不能返回。主要原因是搖臂彈簧太松。應調緊彈簧。
3.4蝸輪蝸桿式(葉輪式)噴頭轉動不正常。
3.4.1葉輪空轉,但噴頭不轉。主要原因:①葉輪軸與小蝸輪之間連接螺絲松脫或銷釘脫落。應擰緊;②大蝸輪輪與套軸之間的定位螺絲松動。應擰緊。
3.4.2水舌正常,但葉輪不轉,噴體也不轉。主要原因:
①蝸輪蝸桿或齒輪缺油,阻力過大。應加潤滑油;
②葉輪被異物卡死。應清除;
③定位螺絲打得太緊,致使大蝸輪產生偏心。應適當松開;
3.5噴頭轉動部分漏水。
3.5.1墊3圈中進入泥沙,使密封面不密封。應拆下空心軸,清洗干凈。
3.5.2噴頭加工精度不夠,空心軸與套軸的端面不能密合。應修理或更換。
3.5.3搖臂和軸配合松或搖臂軸松動。應查明原因糾正。
3.5.4換向齒滑搭上。應扳動換向撥桿使齒輪搭上。
上一篇:關于產品違禁詞,級限詞說明
下一篇:噴灌設備啟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